
智利小植绥螨(Phytoseiulus persimilis Athias-Henriot),属蛛形纲、寄螨目、植绥螨科、小植绥螨属,是二斑叶螨、朱砂叶螨、截形叶螨的有效天敌。智利小植绥螨为专食性,是叶螨的专性天敌。它们的个头和叶螨差不多,有着与叶螨相似的发育速度和繁殖能力,活动能力甚至高于叶螨,在田间搜索猎物的能力很强,可在温室大棚内越冬、定殖。智利小植绥螨因其爬行快、捕食量大、作用迅速,在蔬菜、花卉、果树等害螨的防控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。智利小植绥螨一生经过卵、幼螨、若螨(又分为前若螨和后若螨)和成螨4个时期。

异色瓢虫(Harmonia axyridis)是一种重要的益虫,属于鞘翅目瓢甲科瓢虫属。它们原产于亚洲东部,主要分布在中国、俄罗斯、朝鲜、蒙古和日本等地,后来也被引入到欧洲和美国12。异色瓢虫成虫体长约为5.4~8毫米,卵圆形,鞘翅的色泽及斑纹多变,常见的有黄底黑斑、红底黑斑、黑底红斑等1。

斯氏钝绥螨(Amblyseius swirskiiAthias Henriot),植绥螨科钝绥螨属的一种捕食螨,具有5个不同的发育阶段,分别为卵、幼螨、第一若螨、第二若螨和成螨。是一种多食性的捕食螨,适宜的条件下,斯氏钝绥螨从卵发育至成螨只需5-6天时间。当它捕食粉虱时,每只雌成螨每天能产2粒卵,因此斯氏钝绥螨的种群能快速上升并在作物之间传

管氏肿腿蜂,也被称为肿腿蜂,是一种膜翅目肿腿蜂科的昆虫,属于益虫,主要用于生物防治,特别是针对天牛等蛀干害虫。管氏肿腿蜂对控制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有显著效果,是一种环保的绿色生物防治方法。

周氏啮小蜂是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,属于姬小蜂科、啮小蜂属,最早发现于美国白蛾的蛹内,由中国昆虫学家杨忠岐教授定名。周氏啮小蜂具有寄生率高、繁殖力强、雌雄性比大等优点,是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天敌,尤其对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有显著的防治效果。

东亚小花蝽是一种重要的益虫,属于半翅目、花蝽科、小花蝽属。其体长约为2毫米,体型微小,通常呈褐色,用肉眼难以看清其体貌特征。东亚小花蝽是一种猎食性天敌昆虫,主要猎食农田中的害虫,对农业生产有着显著的益处。

熊蜂是一种膜翅目蜜蜂科熊蜂属的昆虫,因其独特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,被广泛认为是益虫。熊蜂体中到大型,黑色,前胸、中胸和腹部具较宽的黄色横毛带,唇基明显隆起,后足胫节具花粉篮,基跗节内表面具整齐排列的花粉刷,腹部宽圆,密被长而整齐的毛。

丽蚜小蜂(Encarsia formosa Gahan)是一种膜翅目蚜小蜂科的昆虫,主要用于生物防治温室白粉虱。丽蚜小蜂通过寄生在白粉虱若虫体内,靠吸食白粉虱若虫体液生长,并在其体内完成从幼虫到蛹的发育,最终杀死白粉虱若虫,从而达到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目的。